信息索引號 | 014040871/2017-00039 | 生成日期 | 2017-10-25 | 公開日期 | 2017-10-25 |
文件編號 | 無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發布機構 | 江陰市信訪局 |
公開形式 |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有效期 | 長期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體裁 | 其他 |
主題(一級) | 綜合政務 | 主題(二級) | 信訪 | 關鍵詞 | 機關,信訪,領導 |
效力狀況 | 文件下載 | ||||
內容概述 |
一、強化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嚴格貫徹落實中辦、國辦《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進一步健全領導干部“一崗雙責”的信訪工作領導體系。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各地各部門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國家信訪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信訪事項實地督查工作的意見》,加大實地督查督辦力度,通過靈活多樣的督查方式,對上級關于信訪工作的決策部署、政策落實情況,上級信訪部門部署化解的信訪積案與“三跨三分離”信訪事項等7類重點情況開展實地督查。市信訪工作聯席辦及時完善信訪工作考核評價細則,調整考核項目及對應分值,對各鎮(街道)及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信訪工作開展全面、細致、科學的考核評價。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訪通報工作,在原有通報內容的基礎上,把群眾滿意度評價、領導包案化解、重點案件分類管理目標完成等情況納入通報范圍。
二、創新工作舉措,進一步推進信訪制度改革。依托陽光系統,全面構建“互聯網+信訪工作”新格局,探索建立短信、微信、微博信訪新平臺,積極引導群眾改變傳統信訪模式。充分利用陽光系統“大數據”分析模塊,隨時對信訪總量、“四率”(及時受理率、及時辦結率、參評率、滿意率)、社情民意的新動向等進行分析研判,充分發揮信訪“大數據”優勢,及時發現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政策、改進工作的建議,為決策部門通過完善政策和工作機制來源頭預防或解決問題提供參考。推行視頻接訪系統廣泛應用,將涉訪重點部門納入視頻接訪系統覆蓋范圍,利用新媒體、“一對一”引導等多種形式宣傳視頻接訪的優勢和典型案例,積極引導群眾以視頻接訪的方式在“家門口”表達訴求。完善視頻接訪工作流程,確保信訪群眾、鎮(街道)、市信訪局、職能單位等各方之間能夠順暢、無縫對接。深入推進群眾依法逐級走訪權益保障卡制度,進一步鞏固鎮(街道)權益保障卡發放工作取得的已有成效,積極做好職能部門權益保障卡發放擴面工作。深入推行訴訪分離制度,進一步加強普通信訪事項和涉法涉訴信訪事項的梳理與甄別,屬涉法涉訴類的信訪事項,認真接待好,加強與政法機關的有效溝通與對接,積極引導信訪人依照規定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確保涉法涉訴類訴求通過法定途徑得到妥善解決。全面推行法定途徑分類處理工作,堅持“法定途徑優先原則”,維護法定途徑在處理群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方面的權威性。積極引導信訪人通過法定的方式、規定的途徑、確定的程序反映訴求,讓信訪人心中有數、維權有方,消除“信訪是個筐,啥都往里裝”的錯誤認識和做法,積極扭轉“職責邊界不清,受理范圍不明”的現狀。
三、鞏固已有成果,進一步控減信訪增量和壓降信訪存量。繼續落實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工作機制,通過定期排查與滾動排查、重點排查與動態跟蹤等多種方式,及時掌握不穩定因素、突出信訪問題。實施重點信訪案件分類管理,市信訪工作聯席辦會同市綜治辦、維穩辦等相關部門,對近年來全市范圍內未化解的信訪積案、重點矛盾糾紛和重點人員進行全面排查、篩選,對排查出的突出問題和重點人員實施分類管理。各鎮(街道)、職能部門對信訪突出問題和重點人員要逐案逐人建立檔案卷宗,落實領導包案責任。著力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力量等第三方參與的矛盾糾紛大調解平臺,充分借助非領導職務干部和“兩代表一委員”及農村社區“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軍人、老教師、老模范)、社工志愿者、公職律師、心理咨詢師等第三方力量,搭建矛盾糾紛化解調解平臺,通過群眾評議、信訪公開聽證、開展心理疏導、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等方式,推動矛盾糾紛體制外快速有效化解,進一步提高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工作成效。
四、堅持雙向規范,進一步提高信訪工作質效。加強信訪法制宣傳,充分發揮傳統媒體與網絡新媒體等傳播載體優勢,廣泛宣傳國務院《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信訪人正確認識信訪權利和實現權益的途徑,進一步提高信訪群眾尊法、守法、用法以及遇到問題“想到法”、解決問題“依靠法”的意識。規范市領導接訪現場秩序,加強市領導接訪場所“軟件”和“硬件”建設。規范初次信訪事項辦理,梳理初次信訪事項辦理流程、統一辦理標準,加大初次信訪事項交辦、督辦和回訪力度,確保群眾初次反映的有效信訪事項依法按程序得到妥善處理。積極開展初次信訪事項群眾滿意度評價工作,按照市信訪工作聯席辦下發的《關于做好群眾滿意度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信訪事項有權處理單位應積極引導信訪人參與陽光系統滿意度評價,為信訪人參與評價提供便利,有效避免信訪人“不愿評價”、“忘記評價”、“不會評價”等問題。市信訪局對全市范圍內被納入滿意度評價的信訪事項,將明確專人跟蹤督辦,力爭2017年參評率、滿意率走在無錫前列。探索出臺信訪事項快速辦理工作辦法,對事實清楚、責任明確、易于辦理的信訪事項,通過“簡易信訪馬上辦、一般信訪精準辦、疑難信訪合力辦”,簡化工作程序,縮短辦理時限,提高工作效率,推動高效快捷地解決信訪問題。深入開展人民建議征集活動,主動征求社會各界人士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人民建議在改善民生、完善政策、科學決策、維護穩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五、加強隊伍建設,樹立信訪干部良好形象。開展“群眾滿意接訪窗口”創建活動,根據省信訪局《關于開展爭創“群眾滿意接訪窗口”活動的實施意見》(蘇信[2016]87號)精神,市信訪局圍繞“四個一”,即:在服務理念上進一步提升、在工作作風上進一步提升、在工作成效上進一步提升、在群眾滿意度上進一步提升的目標要求,積極開展 “群眾滿意接訪窗口”創建活動,將服務環境、服務標準、服務能力、服務效能作為創建重點,著力提升信訪工作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加強信訪隊伍業務培訓,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對全市信訪干部進行業務專題培訓,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分析講解當前信訪形勢,重點培訓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和解決信訪問題的實際操作本領,特別是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信訪干部隊伍的整體水平。加強信訪隊伍作風建設,深入領會“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深入了解基層實際,指導、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發揚求真務實作風,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加強教育、管理和監督,引導信訪干部自覺在法治軌道上用權、在黨紀國法體系中工作、在內外監督下干事,爭做新時期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