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號 | 01404053X/2021-01657 | 生成日期 | 2021-06-02 | 公開日期 | 2021-06-02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發布機構 | 江陰市應急管理局 | |
公開形式 | 網站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有效期 | 長期 | 公開程序 | 部門內部審核后公開 | 體裁 | 其他 |
主題(一級) | 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監管 | 主題(二級) | 安全生產監管 | 關鍵詞 | 市場秩序,安全生產,危險化學品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內容概述 | 2020年應急管理局工作總結 |
2020年應急管理局工作總結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應急管理工作遇到了許多艱難挑戰,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國內環境深刻變化給安全生產帶來的嚴重沖擊,全局上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堅定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為江蘇“開小灶”的政治要求,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胸懷大局、奮勇擔當,在大戰大考中經受住了考驗,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一、切實強化高位統領。市委全會2次、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議21次、全市大會3次、專項整治推進會11次,分別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實行黨政主要負責人市安委會雙主任制,出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生產重點任務清單、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實施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工作規則,調整優化安全生產專業專委會。修訂市級職能部門、單位安全生產職責規定,實現“寧可跨前一步形成重疊,不可退后一步形成盲區”壓力傳導。率先在全省探索行業領域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全市18個板塊53個市級職能部門增設或加掛安全生產監管內設機構。
二、積極應對疫情挑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安全,堅決守牢安全風險防范處置基本盤。出臺《關于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局領導帶隊深入基層,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組建支援基層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當好衛生防疫巡查員、重點卡口協管員、復工復產指導員。發揮應急指揮中心優勢,積極組織救援,妥善處理各類突發警情事故199起。組織修編市級應急預案39個。推進自救互救工程建設,新建自救互救項目11個,年內培訓3萬人次。
三、有效防控安全風險。實行分級分類管控,全面整治和重點整治相結合,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冶金等工貿、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累計排查治理隱患2.86萬余項。完成93家危化品重點企業兩輪檢查,責令停產整頓企業39家,關停企業11家。推動違法違規“小化工”專項整治行動,整治違法違規企業(個人)98個(名)。排摸使用危化品工貿企業1144家,對市重點監管企業實施“一企一策”整改提升。深井鑄造企業技術改造驗收25家,粉塵涉爆企業安全診斷37家,重點監管企業高處作業備案登記139家。聘請專業機構對厭氧罐印染企業完成安全檢測評估25家。狠抓森林火災源頭防控,開展“實戰化”演練,全年未發生森林火災事故。
四、有力推進監管執法。突出問題導向,堅持依法行政,推行“監管+執法+技術”模式,努力做到精準執法、靶向執法。開展“廠中廠”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雷霆行動、“利劍出鞘”專項執法行動,全市應急管理系統事前立案977起,其中重大案件228起,處罰金額3399.65萬元,關停企業346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案件6起,對多名事故責任人追究刑責。發揮安委辦職能作用,組織安全生產巡查、季度考評、派駐督導等各類檢查20余次,跟蹤督促各級交辦隱患問題整改1028項。完善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加大聯合懲戒和警示曝光力度。配合市人大、市政協開展安全生產“一法兩條例”民主評議、重點項目視察等工作。
五、著力夯實基層基礎。完成公共安全總體規劃和26個專項規劃編制。出臺安全村(社區)建設標準“16條”,60多個村(社區)參加創建。聘請中海油、上海普蘭等專業服務機構對危化品、工貿重點企業深度檢查。加強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技術服務管理,對技術服務機構主要負責人集體約談,組織互看互評互學。廣泛宣傳《江蘇省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規定》,編發市民應急與安全手冊2.4萬冊。沿江危化品應急救援基地正式掛牌運行,“防救訓”集成指揮平臺初步建立。加強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建設,完善重大危險源預警監測平臺,對高危作業現場和儲存裝置場所實現可視化、數字化監管。建成問題隱患、安全專家、監管人員等信息數據庫,為防范化解風險提供技術支撐。
六、不斷豐富宣教內容。開展“百團進百萬企業”安全生產學習宣講活動,累計宣講933場次,覆蓋人員4.9萬余人,基本實現“兩個全覆蓋”。舉行“學重要論述促安全發展”學習宣講,全市1.3萬余家工業企業、2.3萬余人參加培訓。大力宣傳企業主體責任、企業現場安全管理十項基本措施。加強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推廣中石化長山油庫HSSE管理體系經驗。參加“全國安全知識網絡競賽”活動,積分位列全國縣級單位第6名、省和無錫市第1名。學習強國推送應急小課堂廣播劇、南理工江陰校區應急救援演練等做法。
七、努力加強隊伍建設。圍繞“轉思路、轉方法、轉作風、提效能”主題,組織開展“三轉一提”學習教育,482名干部參加專題培訓。將市委專項巡查作為寶貴機遇,扎實推動問題整改。依托“應急管理干部網絡學院”網上培訓平臺,開展安全監管、行政執法、事故調查、應急救援等業務培訓。舉行崗位練兵,組隊參加無錫應急系統安全生產執法技能競賽活動。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完善黨組議事規則、“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機制,修訂公車管理、公務接待等制度,規范權力運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2021年是“十四五”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起步之年。全局上下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任務、新要求,結合實際,開動腦筋,篤行實干,在2021年奮力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2021年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作風建設、制度規范、能力提升為抓手,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推動我市在安全發展上“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更加注重目標引領,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上有新突破。一要健全管理責任體系。完善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職責清單。根據《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要求,進一步明確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合理劃分市、鎮街園區安全監管責任范圍,優化分級監管和網格化監管,確保責任監管全覆蓋、監管對象全覆蓋。出臺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點事項清單,建立企業第一責任人安全承諾制、企業法定代表人積分制,加快建立企業“全員、全崗、全過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天候全領域安全責任監管網。二要健全督查考核機制。推動將安全生產納入鎮街園區高質量發展、機關部門對標找差績效考核體系,提升考核權重比例。強化線上線下跟蹤問效,通過應用無錫專項整治、示范創建考核平臺,開展“一周一測評、一月一通報”,以考核為指揮棒,推動“五個責任”落實。研究安全生產工作質態與領導干部履職評定、職務晉升、獎勵懲處掛鉤制度,強化結果運用。三要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完善落實安全生產巡查制度,加快實現對各鎮街園區、市機關部門安全生產巡查全覆蓋。認真做好巡查后半篇文章,及時跟進整改落實情況,實現閉環管理。深化安全生產派駐督導,及時總結分析督導反饋問題,舉一反三,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落實懲戒約束制度,對巡查、派駐督導發現問題嚴重的單位,約談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形成強烈震懾。
二、更加注重底線思維,在推進安全專項整治上有新突破。一要聚焦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開展危化品使用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以防控系統性安全風險為重點,推進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監管機制建設。確保全市重點化工企業注安師、安全總監按標準配備到位。加強對臨港化工園區指導服務,督促問題隱患整改到位。對全市危化品企業開展深度檢查,著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健全違法違規“小化工”全鏈條打擊、聯合懲戒的長效機制。全面排查企業危險化學品貯存、使用等問題隱患,有效防范和化解安全風險,堅決防范和遏制危險化學品引發的生產安全事故。二要聚焦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細化具體實施方案,廣泛宣傳發動,深入細致做好全市冶金等工業企業開展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與管控。6月底前,確保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完成首次安全風險報告,年內實現全覆蓋。實行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目錄化”管理,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手段提高監管標準化、智能化水平。推動金屬冶煉、深井鑄造、涉爆粉塵安全規定嚴格執行,持續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三要聚焦企業標準化建設。堅持以點擴面,迅速在各行業領域培育更多的安全示范企業,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與日常安全管理相適應的企業自主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緊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外在環境的突然變化”,切實引導重點企業、高危企業開展本質安全診斷、深度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自動化改造、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和安全培訓教育。在“廠中廠”、危險作業等方面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規范,形成“江陰標準”。建立安全伙伴、安全聯盟,推動形成安全全程可追溯體系。
三、更加注重統籌協同,在強化安辦實體化運行上有新突破。一要推動“三年大灶”專項整治責任落實。將專項整治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及安全生產巡查內容。完善18個專委會工作運行機制,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經驗推廣和制度創新。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鎮街園區與行業聯動督導,用好述職、通報、約談、督辦、警示等手段,強化責任措施落實,推動“三年大灶”專項整治向縱深發展。二要開展省級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將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與“三年大灶”專項整治行動和縣域社會治理城市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有機結合,細化創建工作任務清單,明確具體目標和任務分工,落實責任措施,以示范城市的創建解決安全治理領域的深層次瓶頸性問題,筑牢城市安全的基層基礎,不斷增強城市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努力打造安全生產領域的“江陰亮點”“江陰特色”。三要加強安委辦規范化建設。健全安委辦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充分發揮組織保障、綜合協調、督促落實作用。著力提升形勢研判能力,注重安全生產重點任務的督促和落實。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安委辦實體化運作“深化提升專項行動”。舉辦安委辦業務能力培訓班,不斷提升全市安委辦規范化建設水平和隊伍綜合能力素質。
四、更加注重靶向攻堅,在強化安全監管執法上有新突破。一要優化執法體制機制。認真執行《關于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意見》,整合優化執法職能,統籌執法資源,強化執法力量。突出重點監管對象、檢查內容和執法措施,夯實筑牢安全生產的基層基礎。既要強化對市級重點監管企業的監管執法,又要力量下沉對其他企業履行監管職責。推動鎮街園區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完善自上而下的監管執法隊伍,確保在安全生產領域有一支專業力量能夠管到底管徹底。二要嚴格精準規范執法。指導鎮街園區和重點行業領域有針對性制定執法計劃,提升執法的專業性和精準性,助推專項整治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加強金屬制品機械加工企業的監督檢查,督促重點板塊壓降亡人事故。嚴格委外作業、高處作業、吊裝作業、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管。開展執法業務培訓、執法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提升執法人員辦案能力。堅持問責與整改并重,健全完善安全生產事故調查和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強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監督檢查,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情況實施每月通報、每季度考核。三要提升監管執法水平。大力推行“互聯網+監管”、“執法+專家”模式,及時發現風險隱患,及早預警防范。全面落實新頒布實施的《安全生產法》、刑法修正案,依法加大對安全生產領域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和行政執法處罰力度。完善生產經營單位誠信體系,對失信企業除了處罰曝光外,還要推動在土地、信貸、規劃等方面進行懲罰性約束,督促企業守法經營。
五、更加注重專常兼備,在提升應急救援能力上有突破。一要努力創建國家級應急救援基地。高點定位,高標謀劃,研究制定創建國家級基地的工作方案。加快啟動應急救援基地二期項目建設,著眼“全災種、大應急”,強化先進適用裝備配備,成立危化品應急救援隊、應急救援綜合隊,發揮藍天救援隊等社會力量,科學規劃力量布局和和隊伍編成,形成應急救援的拳頭力量。二要提升應急集成指揮能力。堅持“平戰結合、預防為主、戰時應急”方針,打造左右互聯、上下貫通的應急指揮體系。強化重大節日、重要活動期間和自然災害高發期的應急值守工作。優化完善全市應急預案體系,推進提升應急預案的規范標準、對接銜接工作。統籌開展全市生產安全事故、地質災害、森林滅火等應急救援演練,突出實戰演練、部門聯合演練和區域協作演練。三要完善防災減災救災機制。健全完善市減災委、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等統籌協調機制。牽頭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摸清全市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建設全市自然災害風險基礎數據庫。建立救災物資緊急調運、救災資金緊急撥付等應急救助機制,完善災情報送、查災核災、損失評估等災情管理機制,不斷提升救災能力。
六、更加注重科技賦能,在打造智慧應急平臺上有新突破。一要加強風險監測預警。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建設,不斷完善安全生產“一張圖” “一張表”、高危行業領域“四色圖”、企業安全生產檔案。綜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完善遠程數字化監控監測預警系統、安全風險管控信息系統、高危企業在線監測聯網工程,提升安全風險綜合監測、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二要加快隱患治理智能化建設。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系統隱患排查治理平臺的智能化水平,實現安全態勢區域感知,問題隱患精細管理。納入無錫安責險管理平臺,發揮安責險風險評估和事故預防功能。加快推進化工企業“五位一體”信息化平臺有效運行,深化線上線下協同監管。三要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交流合作。深入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專家管理辦法,加強與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交流合作,依托專家團隊和科研力量,為我市安全生產監管和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七、更加注重系統治理,在推進社會共建共治上有新突破。一要深入組織培訓。組織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巡講團,開展“百團進百萬企業千萬員工”活動,舉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專題講座,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深入推進新發展理念落實到基層、企業和一線員工。二要提升全民安全素質。廣泛宣傳報道安全生產工作動態、先進經驗,加大公益廣告力度。組織生產安全事故單位整改“回頭看”,制作警示教育片,組織企業負責人定期召開案例警示教育會議。依托主流新聞媒體專業優勢,做強“江陰應急管理”公眾號,創作卡通人物,凝聚文化力量,真正讓我們的宣傳直抵企業員工。精心謀劃第28個“安全生產月”主題活動,著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三要加快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會同職技院、南理工開設安全管理專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加強對危化品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總監)、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安全生產知識技能培訓考核。組建安全生產行業協會及相關行業領域分會,發揮行業自律作用。成立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完善考核評價辦法,定期在市級主流媒體開設紅黑榜。聚焦危化品等高危行業,全面實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全力做到應保盡保。
八、更加注重隊伍建設,在不斷提升履職能力上有新突破。一要強化政治導向。學好理論、學好業務、學好實踐,向基層學習、向群眾學習,在困難中學習、在逆境中學習、在繁忙中學習,做到班子帶頭、領導帶頭、黨員帶頭。加強黨組織建設,創新黨建機制,探索支部聯建共建新模式,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全力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尖兵。二要強化責任導向。全面加強責任型干部隊伍建設,嚴格落實上級與局黨組部署的各項工作,強化時間意識和效率意識,革除拖拉換撒陋習,強力推進各項任務落實。目標一旦確定、任務一經部署,就要立說立行、抓緊實施。加快形成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一錘接著一錘打、一環扣著一環抓,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三要強化廉潔導向。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班子成員要率先垂范,嚴格執行。運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結合重要節點加強廉政提醒,抓早抓小,紅臉出汗。進一步梳理工作職責,編制流程圖,規范內部運轉流程,堅持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該請示、該報告、該落實的不能含糊,決不能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