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
    當前位置: 首頁 >  市城管局 > 信息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規劃計劃
    信息索引號 01404053X/2022-03337 生成日期 2022-05-27 公開日期 2022-06-20
    文件編號 澄政辦發〔2022〕39號 公開時限 長期公開 發布機構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公開形式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公開范圍 面向社會
    有效期 長期 公開程序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體裁 通知
    主題(一級)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主題(二級) 城鄉建設(含住房) 關鍵詞 電信,城市,鄉鎮
    效力狀況 有效 文件下載
    內容概述 關于印發《江陰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通知
    關于印發《江陰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江陰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5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江陰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為加快推動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高市域治理現代化水平,基于我市集成改革的良好成果進行提檔升級,著力構建市域治理“一網統管”新體系,根據《無錫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結合江陰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治理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智慧城市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實無錫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數字無錫”、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標桿的工作要求,圍繞我市“南征北戰、東西互搏”的總體戰略部署,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構建數據交融流動、指揮協同聯動、問題發現主動、處置快速行動、服務群眾生動的“一網統管”市域治理體系,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建設原則

    1﹒條塊結合、聯動為要。深入推動條線與條線之間、條線與板塊之間的協同聯動,既實現跨部門的統籌聯動,又放大各業務條線的管理能力。根據市、鎮(街道)、村(社區)的不同特點,在聯動指揮、事件流轉、體制機制、平臺建設等方面做到既堅持統一又兼顧特色,實現跨條線和板塊一體化協同。

    2﹒應用高效、實戰為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堅持“實戰管用、基層愛用、群眾受用”的方向,聚焦市域治理高頻事項、關鍵事項,不斷開發及拓展聯動應用場景。關注應用場景的持續改進,在業務運行實戰中以智能技術支撐業務流程優化,以業務運行優化數據質量,人數協同提升城市治理效率。

    3﹒整體設計、共建為要。綜合考慮各單位資源現狀后統籌謀劃、高位推進,自上而下做好架構、功能、建設、運行、管理等方面頂層設計。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數據標準和業務標準,通過“一網統管”核心平臺和數字底座,實現城市治理一圖展現、城市態勢一腦分析、處置力量一鍵點調、城市事件一鍵流轉、社會要素一格匯聚、移動應用一端接入、基層實戰統一賦能、開發平臺統一底座。堅持利舊節約原則,充分利用已有平臺進行整合對接與提檔改造,形成符合我市實際的“一網統管”體系。

    三、建設目標和推進計劃

    1﹒建設目標

    以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方向,緊扣無錫、江陰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目標,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以體制改革和流程優化為主線,以智能技術促進智能治理為引領,以跨部門聯動應用場景為抓手,以數據賦能為動力,實現城市治理資源優化整合、部門信息數據共享賦能、條塊聯勤聯動全面協同、上下貫通指揮高度統一,將城市治理方式從管理視角向用戶視角轉變、從分散指揮向融合聯動轉變、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治理轉變,打造全國同類城市中市域治理“一網統管”建設的樣板。

    2﹒推進計劃

    ——“一網統管”體系初步建立階段(2022年)。組織架構完成建設,上下貫通、全面協同的城市運行體制機制初步建立;重點行業業務系統初步接入整合,與各部門、各鎮街園區、各聯動單位的信息共享共通基本實現,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標體系基本建立,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統管”核心平臺初步搭建,聯動派單系統投入運行,數字底座支撐能力不斷加強,城市運行領域共建共享程度有效提高;針對城市運行的迫切需求,完成至少2個聯動應用場景建設,“一鍵指揮、一網協同”的實戰化運行模式基本形成。

    ——“一網統管”能力快速提升階段(2023年)。“一網統管”核心平臺功能進一步提升,跨部門實時聯動能力進一步拓展覆蓋范圍與場景,業務運行實現標準化,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標體系進一步豐富;數字底座支撐能力進一步夯實,視頻監控、物聯感知、城市運行圖等共性支撐能力全面匯聚并能根據各條線與板塊能力進行分層分權限管理;人機協同程度更高、數據治理更精準,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多跨場景應用集群對城市治理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各重點領域業務流程再造和治理效能提升作用逐步顯現;推動審管聯合,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體系實現高效聯動。“一網統管”治理體系解決實戰問題、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一網統管”標準完善階段(2024年)。平臺能力趨于成熟,應用場景持續優化,觀全局、管事件、防風險的能力全面提升,探索出一條貼近實戰、精準高效、經濟節約的“一網統管”建設路徑,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發揮示范效應。

    四、主要任務

    (一)形成一套標準規范的體制機制

    1.優化提升黨建引領機制。將黨建引領貫穿于“一網統管”建設全過程,強化“一網統管”平臺黨建聯盟作用發揮,以黨建合力助推“一網統管”建設。完善提升江陰智慧黨建云平臺功能,依托黨員聯戶、聯職、聯群,在職黨員“三報到三服務”、核酸檢測“三掃”志愿服務隊等載體,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嵌入到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等基層治理各個應用環節,通過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切實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責任單位:組織部;配合單位:“一網統管”平臺黨建聯盟各成員單位)

    2.建立聯席聯勤聯動指揮機制。制定完善入駐部門日常管理、聯合值班值守、聯席會商、快速響應、考核評價等工作機制。按照常態入駐和動態入駐的方式,各部門依據職責入駐江陰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共同開展分析研判與業務聯動,形成信息共享、快速反應、聯勤聯動的跨部門跨層級協同體系。參照無錫城運中心設置,逐步推動市政府總值班室、應急指揮中心、網信辦、綜治中心常態化入駐市城運中心或聯動運行。根據應對不同事件的需要,疫情防控指揮部、防汛抗旱指揮部、文明辦等單位動態入駐。(責任單位:城運中心;配合單位:文明辦、政法委、政府辦、應急局、各有關單位)

    3.優化標準規范機制。圍繞“高效處置一件事”目標,按照城市治理主題逐項梳理業務流程,形成城市治理領域統一事項清單和權責清單庫,并推動流程優化,實現突發事件聯動處置、高頻事件標準化處置、潛在事件提前處置。(責任單位:城運中心;配合單位:各委辦局)

    4.優化項目聯審統籌機制。原則上新增城市治理領域信息化應用向“一網統管”平臺集聚,基于統一底座和服務進行專業化開發,避免重復建設。相關項目由市發改委、工信局、財政局進行方案審核時,由城運中心提出資源整合意見;項目立項后由全市信息化統建單位進行統籌建設。(責任單位:工信局;配合單位:發改委、財政局、城運中心,傳媒集團)

    5.建立平戰聯動機制。依托市城運中心,推動值班值守、安全生產、防汛防臺、公共衛生、交通安全等多領域的數據匯聚、業務協同及實戰賦能,建立7×24小時響應的城市運行管理機制和應急處置隊伍。實現市城運中心與“110”公安指揮中心、“120”急救中心、“119”消防指揮中心及其他專業指揮中心的坐席互聯、數據互通和緊密聯動。制定完善平時與“戰時”各有區別的數據賦能與聯勤聯動機制。(責任單位:城運中心;配合單位:政法委、工信局、公安局、資規局、住建局、公用事業局、城管局、交通運輸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委、應急局、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大隊)

    6.優化政企合作機制。與數字經濟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鼓勵知名高校院所共同參與,構建政府、企業和社會多元參與的合作機制,形成“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合作生態圈。(責任單位:工信局;配合單位:城運中心、各委辦局,傳媒集團)

    (二)打造一個高效聯動的核心平臺

    1.建設城市運行管理事件聯動處置系統。著眼“高效處置一件事”能力建設,建立城市治理事件全覆蓋的歸集和分類分級標準;整合12345熱線系統、數字城管和網格化管理平臺等派單能力,建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一單多派、分時分級的事件流轉辦理體系,滿足事件處置“外循環”的需要;建立各類事件處置標準流程,形成事項全流程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機制;深入挖掘智能處理技術應用,提升自動發現、智能調度的指揮水平。(責任單位:城運中心;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2.打造聯合指揮調度平臺。面向聯動處置實時指揮的需求,打造全市統一的指揮調度平臺,實時匯聚視頻攝像頭、無人機、傳感器、單兵執法儀等設備設施,實時調度各級各類處置力量,實現數據互通、人員互聯。制定運行標準和分級權限,將指揮調度平臺向各專業指揮中心賦能,實現一個平臺、多級使用。依托“一網協同”建設,打造安全可靠的即時通訊系統,滿足各級各部門處置力量和外部支援力量實時互動的需求。(責任單位:城運中心、工信局;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3.拓展視頻點調會商系統覆蓋范圍。拓展我市已建視頻會議平臺功能,向上聯通無錫城運中心視頻點調會商系統,橫向聯通各專業指揮中心、指揮部和聯動值班室,滿足重大事項視頻會商需求,賦能聯勤聯動事件高效處置。(責任單位:政府辦、城運中心;配合單位:各委辦局)

    4.建設城市運行數字體征體系。參照無錫市城市運行數字體征,基于江陰特點,匯聚多維度、多領域數據資源和運行系統,實現城市經濟社會運行發展全過程的科學化、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呈現,繪制城市運行態勢圖,實現城市狀態“一屏統覽”;開展分析研判,對潛在風險及時預警。(責任單位:城運中心;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三)打造一批貼近實戰的應用場景

    根據《無錫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中應用場景建設的總體部署和推進計劃,結合我市市域治理的已有基礎、現實需求和自身特色,打造系列聯動應用場景(見附件1)。在應用場景建設中,注重實戰實效、上下協同,在充分復用無錫已有建設成果基礎上,根據自身需求進行本地化適配。

    1﹒提升城市韌性聯動應用場景。圍繞城市安全熱點痛點問題,開發及優化雨雪冰凍及防汛防臺聯動處置、疫情防控、交通運行、平安穩定、平安前哨、危化品全流程監管等專題應用,有效提升預防和處置風險的能力。(責任單位:政法委、公安局、城管局、交通運輸局、應急局、城運中心、防汛抗旱指揮部、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

    2﹒提升城市精細運行水平聯動應用場景。建設文明城市創建、智慧城管、綜合執法監管、智慧工地管控、數字食安智慧監管、市場監管“一張圖”等應用場景,以數字賦能持續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責任單位:文明辦、住建局、城管局、市場監管局、城運中心等)

    3﹒提升城市綠色創新水平聯動應用場景。緊緊圍繞“南征北戰、東西互搏”戰略,開發高質量發展、長江大保護和生態環境聯防聯控等應用場景,以“一灣一谷”開發建設、長江大保護、工業園區改造為“靚點”,以全市域創新綠色發展整體情況為“面”,重點針對招商引資、產業集群、企業外遷、創新經濟進行分析研判,建設城市知識產權大數據監測與運用平臺,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和經濟數字化轉型。(責任單位:科技局、工信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霞客灣科學城管理辦公室、“北戰”指揮部辦公室、“東西互搏”指揮部辦公室)

    4﹒提升城市服務能力聯動應用場景。開發智慧社區、智慧物業、智慧停車、公共服務供給、人文素養等專題,助力城市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提升。(責任單位: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城運中心)

    (四)打造一個共建共享的數字底座

    1.城市治理“一圖運行”。依托市資規局空間地理框架平臺,整合全市各類地理地圖信息和各類圖層信息,將地圖服務納入數字底座基礎公共服務能力。立足實戰需求,將分散在各系統中的城市部件、城市設備設施與處置力量融合成一張城市運行圖,根據權限分級、分區域向全市各部門統一賦能,并與警用地圖逐步融合,實現兩者之間動態交互、無縫轉換。(責任單位:工信局、城運中心、資規局、公安局;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2.城市態勢“一腦分析”。推動計算機智能視覺、知識圖譜、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城市治理領域的深化應用,開展“12345熱線智能分析、公共服務布局分析、城市體征動態預警”等智能預警預判、綜合決策分析。把條線部門“老法師”的經驗轉化為標準、固化成數據、活化成智慧,實現人腦+智腦的有機協作。(責任單位:城運中心、工信局;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3.城市實況“一眼盡覽”。優化提升全市視頻共享平臺功能,一方面進一步歸集全市視頻監控資源,一方面提升平臺服務全市各級各單位的能力。設定各部門調用視頻資源的分級權限,推動視頻數據跨部門共享使用;探索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應用,提升城市治理事項主動發現能力。(責任單位:公安局、城運中心;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4.城市狀態“一網感知”。統籌規劃,實現全市水文、環境、安全等各類智能感知設備統一管理平臺、統一數據采集、統一接入標準,并根據各部門權限實現分級分類管理。加速信息整合,實現物聯數據、業務數據、視頻數據、地圖數據等“神經元”數據全量匯聚,實現人、地、事、物、房等多種數據整合共享、聚合使用,形成完善的治理感知體系。(責任單位:城運中心、公安局、工信局;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5.城市數據“一云匯聚”。依托市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云,推動城市運行類數據進一步向“一網統管”平臺匯聚,縱向對接人口、法人等市級基礎數據庫,橫向對接“一網通辦”主題庫、各單位特色應用庫,形成“城市治理主題庫”、“城市治理標準基礎庫”和“城市治理要素專題庫”,并統一向部門和基層進行數據賦能。(責任單位:城運中心、工信局;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6.移動應用“一端接入”。逐步整合城市治理相關APP,實現城市治理一線人員的移動端統一應用,完成“一網統管”移動端在市、鎮(街道)的全面部署應用,實現工作人員賬號應開盡開。從市民需求出發,將“一網統管”平臺與“最江陰”生活服務平臺充分打通,將監測、預警數據向市民開放,調動市民參與城市治理的積極性,打造城市治理到市民的“綠色通道”。(責任單位:城運中心;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傳媒集團)

    7.業務協同“一網暢通”。發揮政務外網的總通道作用,推動條線部門專網、感知網與電子政務外網融合互通,暢通數據共享渠道;增加5G、物聯網等政務外網接入能力,為各種接入場景提供底層支撐;升級政務云以支撐“一網統管”各應用場景硬件需求。(責任單位:工信局;配合單位:各委辦局,各鎮街園區)

    五、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市“一網統管”建設領導小組(見附件2),統籌推進治理數字化轉型和“一網統管”相關工作,定期召開工作例會,研究部署重點工作。辦公室設在市城運中心,按照項目化、目標化、節點化、責任化的要求,協同相關部門單位實施應用場景開發等任務,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2﹒強化隊伍建設。深化干部隊伍建設,積極開展“一網統管”工作專題培訓,提高領導干部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加快城運中心骨干力量優選配備,著力培養一支敢擔當、善協調、能處置的人才隊伍。強化專業隊伍建設,有效聯動各類專業執法力量和外部支援專家,及時開展支援和綜合聯動,實現“基層吹哨、部門報到、前后呼應、專業支撐”。強化基層隊伍建設,確保各鎮街園區綜合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和綜合執法局人員配置到位,推動網格員和執法隊員業務能力提升,實現“一專多能、全崗都通”。

    3﹒強化分工協作。市城運中心負責作樞紐、管難事,負責貫徹落實無錫城運中心指揮調度,并對全市相對復雜事項進行協調處置,發揮聯動樞紐和實戰平臺的作用。鎮(街道)綜合管理服務指揮中心負責強實戰、管繁事,通過統籌調動鎮街一級資源和力量,對常見多發事項進行及時處置。各部門發揮行業管理和專業處置作用,牽頭建設相關應用場景,為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聯勤聯動、高效處置提供優質數據服務和良好業務支撐。

    4﹒強化督查考核。整合12345熱線、網格化管理等現有考核機制,形成“一網統管”監督考核新體系,確保各責任主體履職到位。推動治理行為和治理過程全量數字化,精準地評估每個治理主體的工作量和貢獻值,實現精準化考核。

    5﹒強化安全體系。強化信息安全標準建設,滿足數據統一賦能的同時,注重數據分級分部門管理,建立數據安全標準化體系,嚴格執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提升技術防護能力,通過入侵檢測、探針、零信任等技術,外防滲透、內防泄露,確保系統安全。建設信息安全運營體系,加強數據安全運營,重視網絡間數據交換安全管理,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和應急演練,持續提升信息安全防護能力。

    6﹒強化宣傳引導。積極運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等多種宣傳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加強對“一網統管”工作新理念、新做法、新成效的宣傳推廣,提高相關部門、市民群眾、企業團體對“一網統管”建設的感知度、認知度和參與度。

     

    附件:1.江陰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2.聯動應用場景清單(2022—2024年)江陰市“一網統管”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1

     

    江陰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聯動應用場景清單(2022—2024年)

     

    一、提升城市韌性聯動應用場景

    1.建設雨雪冰凍及防汛防臺聯動處置專題。建立相應的監測預測模型,通過對強降雨、積雪、結冰等災害天氣進行“快、精、準”的監測預警,增強我市對災害天氣的防范能力,減少市民生命財產損失;梳理細化指揮調度流程,逐步部署承災體管理、應急資源管理、預警預測系統、重大隱患排查、預警發布、數字預案管理、可視化指揮調度、智能輔助方案及演練培訓等功能,提升城市應對相應惡劣天氣的響應效率;強化群眾服務,將監測和預警內容通過多渠道及時向相關部門、板塊及市民發布,提高事件處置、交通指揮和市民防范的針對性,增強群眾獲得感。(責任單位:城運中心、應急局、防汛抗旱指揮部;配合單位:公安局、住建局、公用事業局、城管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文體廣電旅游局,各鎮街園區,氣象局)

    2.建設疫情防控專題。以“區域”+“人員”兩大維度為重點監管對象,形成測溫觀察、重點區域消毒、人員核查、重點區域巡檢、區域排摸、疫苗預約、疫區封閉等應用。梳理疫情防控流調、數據分析、人員處置、應急指揮全流程,對轉運車輛、采樣醫生、防疫物資等防疫資源進行統一調度分配,實現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圖上指揮調度、動態資源監控、分析研判。匯聚公安、衛健、網格等多部門的人口、場所、組織、設施等結構化數據和視頻數據,加強相關數據的人工排摸、系統對接、碰撞對比。強化指揮的同時,更好地滿足基層人員、管理人員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的管理需求。(責任單位: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配合單位:疫情防控指揮部各成員單位)

    3.建設交通運行專題。匯聚資規、交管、重點車輛、公交、停車等各類數據。實現對全市交通行業重點領域相關靜態要素以及動態運行情況的實時把控,提供交通全局感知能力,把握全市交通狀態,優化全市道路運行效率。強化工程運輸車輛綜合治理,實現人、車、路、運輸企業、建筑工地全方位覆蓋,形成企業動態監控、路面執法查糾、源頭倒查懲戒一體化閉環監管機制。強化突發交通事件快速響應和聯動處置,標準化處置流程、聯動處置力量、明確各部門職能分工,保證城市交通平穩運行。對市區交通運行態勢進行整體洞察,為城市交通綜合治理、重點車輛管控、大車流交通分析及交通應急指揮提供重要的決策支撐。(責任單位:公安局、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資規局、住建局、公用事業局、應急局,城發集團)

    4.優化提升平安穩定和網格治理專題。優化網格化管理體系和管理平臺,實現網格內“人、地、事、物、組織”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態化更新,及時掌握重點要素,將風險化解于萌芽中。通過系統對接,將不同平臺系統的重點人員、房屋、綜治、校園、社區治理等數據綜合匯聚,進行可視化分析,為領導決策研判提供全面、客觀的數據支持和依據。(責任單位:政法委、城運中心;配合單位:教育局、公安局、人社局、住建局、市場監管局,各鎮街園區)

    5.建設“平安前哨”數據融合專題。聚焦平安穩定、聚力基層基礎、聚合網格警格、深入落實“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努力構建全面覆蓋、上下貫通、多級聯動、協同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做優做強匯聚共享、聯動指揮、集約服務、分析研判、檢測預警、智能搜索、行政問效等功能,從而形成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新體系。(責任單位:公安局;配合單位:政法委、住建局、城運中心,各鎮街園區)

    6.優化提升?;啡鞒瘫O管專題。對接無錫相關平臺,匯聚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和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各環節數據信息,建立業務協同、應急處置管理平臺,實現危險化學品企業智慧監管。(責任單位:應急局;配合單位:公安局、交通運輸局,江陰生態環境局)

    二、提升城市精細運行水平聯動應用場景

    7.文明城市創建專題。對文明創建中的重點領域進行實時監測,充分反映城市體征,直觀展示疑難雜癥,實現文明城市創建管理數字化、工作制度化、檔案電子化、考核智能化。將文明城市創建考核標準細則進行拆解,形成文明城市創建檢查督辦一張表,對城管、政法、住建、宣傳等條線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行數據匯總,建立文明城市創建事項督辦庫,動態發現、定向檢查、定期評估各項工作事項辦結、處置情況,實時掌控文明城市創建進度,全方位監測文明城市考核指標,改變文明城市創建突擊性準備的被動狀態,讓創文工作變成長效城市治理工作。(責任單位:文明辦;配合單位:文明創建各成員單位)

    8.智慧城管專題。以城管委辦為運行主體,以城市管理地圖為支撐,匯聚城市管理問題,使用智能化手段高效處置違停、違建等城市管理的痛點、難點,提升居民幸福感。建設覆蓋城市管理各項事件、案件的閉環處置系統,為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提供強有力支撐。(責任單位:城管局;配合單位:城管委各成員單位)

    9.綜合執法監管專題。打造全市綜合執法指揮和監管中心,匯聚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執法分平臺事件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展示,實現綜合行政執法一屏總覽。強化數據賦能,打造“一企一檔、一店一檔”數據支撐體系,提高一線執法效率。打造專項執法專題,強化協同執法、統一案卷管理,對于各分平臺不能自行處置的事件流轉至綜合執法應用場景模塊,在處置過程中進行執法效能評估,對處置時間、投訴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為全市綜合行政執法考核提供支撐。(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司法局、城管局、城運中心;配合單位:資規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委、應急局、市場監管局,各鎮街園區)

    10.建設智慧工地管控專題。開展江陰智慧工地平臺本地化改造以及專項視頻監控平臺建設。對全市的工地進行實時的監控與預警,掌握全市項目總數、重點工程總數、項目分布情況,實現工地告警監測動態和告警情況的匯總;掌握工地揚塵噪聲情況,實時監測PM2.5、PM10及噪聲等數據;掌握相關特種設備數量,實現周期內的告警數據統計;掌握全市工地當日實時的考勤人數、注冊人數,以及各工種考勤人數;實現工地安全監管隱患分類的統計。將智慧工地與智慧城管、網格化管理、生態環境聯防聯控等專題融合,實現群防群治,及時發現潛在隱患。(責任單位:住建局;配合單位:公安局、城管局、城運中心,江陰生態環境局)

    11.建設數字食安智慧監管專題。梳理一批有代表性、可量化、可評估的數字食安指標體系,建立一套動態、準確、完整歸集指標的工作機制,搭建一個便捷高效的數據采集直報平臺,推動許可、檢查抽查、處罰等數據在部門間共建共享。全域集成食品生產、流通、銷售、小作坊等監管事項,建設市級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實現食品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推動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一體化,實現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全面實現電子證照。建設全市食品檢驗檢測共享平臺,實現行政許可、檢查抽查、稽查執法“三位一體”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建設食品安全信息員、協管員管理系統。(責任單位:市場監管局(食安辦);配合單位:食安委相關成員單位,各鎮街園區)

    12.建設市場監管“一張圖”專題。對市場主體進行“全景畫像”,實現涉企信用信息全量歸集共享,推動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一體化綜合監管,建成以“數據驅動、一網統管”為核心的智慧市場監管體系。(責任單位:市場監管局)

    三、提升城市綠色創新水平聯動應用場景

    13.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聚焦城市經濟數據,構建江陰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精準把握經濟運行態勢。編制《“一灣一谷”智慧城市規劃》,實現新城建設、招商引資、樓宇經濟、創新發展的“掛圖作戰”。建設“工改一張圖”管理平臺,對各園區內企業信息進行綜合匯聚與分析研判。建設城市知識產權大數據監測與運用平臺,建立城市知識產權實力數據統計監測體系,分析知識產權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服務作用,圍繞“345”現代產業體系實施“一園區一產業一導航”,為產業規劃、布局、招商和項目投資提供決策支持,開展專利信息分析與預警研究,為創新研發提供優化設計和規避侵權風險的方案。開展產業集群分析研判,通過模型挖掘城市內產業類型優勢和產業集群短板,為區域新興產業經濟發展、產業鏈頭部企業辨識、強鏈條補短板做出分析,助力精準招商。開展企業外遷分析研判,圍繞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重點行業企業,聚合企業內外部數據,構建企業遷移預測模型,為政府留住龍頭企業、重點企業系列舉措提供決策支撐。(責任單位:科技局、工信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霞客灣科學城管理辦公室、“東西互搏”指揮部辦公室;配合單位:發改委、人社局、行政審批局、統計局、城運中心,稅務局)

    14.長江大保護專題。根據《江陰市“北戰”戰略推進三年行動方案》,依托“一網統管”通用數字底座匯聚水利、生態環境、住建、應急、城管、公安、海事、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數據及相關已建系統,實現各部門各系統數據和能力匯聚和集成,打造數字長江“一張圖”,逐步推動水文水情監測、沿岸生態、長江禁捕、沿岸碼頭管理、風險預警及應急管理等內容的建立與完善。(責任單位:城運中心、“北戰”指揮部辦公室;配合單位:發改委、公安局、資規局、公用事業局、交通運輸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文體廣電旅游局、應急局,高新區管委會、臨港開發區管委會、澄江街道,江陰生態環境局、江陰海事局、江陰海關)

    15.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專題。持續完善“測管治”一體化平臺功能,聯動各條線部門統一防治,增強跨部門協調性。優化提升重污染天氣處置流程,打贏藍天保衛戰。優化提升危廢信息化監管。采集固廢產生、轉移、處置利用的過程信息,構建“產廢——轉移——處置”流向監管數據網,建立集實時監控、業務流轉、數據共享、預測預警和科學決策一體化的動態監管場景?;诖髷祿治黾夹g對生態環境及污染防治各類業務和數據進行治理以及分析建模,實現對生態環境總覽的指標化、可量化、可視化的一圖呈現,讓業務部門可以全面、立體地感知生態環境領域的運行態勢,便捷高效地指揮生態環境污染防治,輔助政府對生態環境發展趨勢的預測研判。(責任單位:江陰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發改委、工信局、資規局、住建局、公用事業局、城管局、交通運輸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應急局、城運中心,各鎮街園區)

    四、提升城市服務能力聯動應用場景

    16.智慧社區專題。瞄準基層社區“系統多、數據少”的痛點,按照“市級搭平臺、鎮街強管理、社區添特色”的思路,搭建統一的智慧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推動智慧黨建、網格化治理、平安前哨、智慧物業、智慧養老、智慧安防等管理和服務場景的橫向互通和數據交互,完善綜合式、集成式、共享式智慧社區服務場景?;诰W格化工作體系,打造“社區微腦”,促進網格化管理服務與基層治理架構相協同,對人、地、事、物、組織等各種資源信息進行全面采集、動態管理、及時發布,幫助社區干部精準把握社區現狀,提升社區事務處理能力和速度。橫向整合各部門需要下達到基層的各類系統,實現“一號登錄、一網通用”;整合基層各類數據采集、事件上報入口,推動數據一次采集、事件一端上報,切實為基層減負增效。統一智慧社區建設技術標準,鼓勵各社區立足自身特色,整合社區現有的各類服務資源,加快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慧社區服務體系構建。(責任單位:城運中心、民政局;配合單位:組織部、政法委、工信局、公安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各鎮街園區)

    17.建設智慧物業專題。推動政府管理部門、物業服務企業和社會公眾多元共治,共同提升物業監管與服務水平。為監管部門搭建行業管理通道,為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平臺支撐和技術支持,為小區居民提供便利生活服務。在政府端,提升市、鎮街、社區物業管理機構對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實施動態檢查、指導的信息化水平,督促物業服務企業遵守相關物業管理法律法規和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依照相關規定,及時處理,提升監管水平。在企業端,為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平臺支撐和技術支持,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規范物業服務企業經營行為,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促進物業服務企業由物的管理向居民服務轉型升級。在公眾端,向公眾開放物業服務功能,通過微信小程序的方式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推進社區共建共治共享,增強公眾幸福感、市民參與感。智慧物業專題與智慧社區專題實現有效聯動,形成基層服務的合力。(責任單位:住建局;配合單位:公安局、公用事業局、城管局、城運中心)

    18.智慧停車專題。聚焦“停車難”這一民生痛點,對全市停車場資源進行細致摸排,全面掌握全市停車場靜態數據和動態資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停車位資源的實時更新、查詢與導航服務一體化,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信息發布、數據共享,在交通干道部署停車誘導屏進行停車誘導,實現停車位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方便群眾出行,將全市停車場備案審批納入到平臺內進行統一管理,對全市停車狀況進行直觀了解,輔助停車規劃決策,提升停車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城管局、公安局;配合單位:發改委、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局,各鎮街園區)

    19.公共服務分析研判專題。依托城市運行一張圖,將市政公用設施、園林綠化、停車、養老、醫療等資源進行梳理整合,實現全市資源直觀展示;以各對象基礎要素數據為基礎,以公共服務運行體征指標數據為核心,從數據分析反映全市公共服務整體態勢情況,為相關部門規劃公共服務設施提供決策依據,讓鮮活流動的數據資源助力公共服務精細化、精準化。(責任單位:城運中心;配合單位:發改委、工信局、公安局、民政局、公用事業局、城管局、文體廣電旅游局、衛生健康委

    20.人文素養分析研判專題。匹配人口變化情況與教育資源布局情況,多渠道匯聚人口信息,分析城市人口分布和人力資源變化情況,匹配市場人力需求和教育資源分布、供給情況,開展綜合分析研判,為教育資源布局和人力資源政策調整提供決策依據。(責任單位:教育局、人社局;配合單位:工信局、公安局、城運中心)


     

    附件2

    江陰市“一網統管”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趙  強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副組長:劉益鋒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

                  王  青  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局長、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

    成   員:周  麒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余益平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袁春霞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張  華  市委編辦副主任

                  許瑞剛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劉  開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

                  浦  強  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劉建軍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

                  盧  剛  市公安局副局長

                  吳春華  市民政局副局長

                  彭松波  市司法局副局長

                  許  敏  市財政局副局長

                  施曄新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陳  江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

                  俞  健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潘  江  市公用事業局副局長

                  陳  開  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副局長

                  邱明玉  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

                  孫明豐  市水利局副局長

                  舒建華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曹  鳴  市商務局副局長

                  宮昌俊  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總工程師

                  楊  霖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

                  劉東來  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王旭東  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

                  施麗娟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謝紅偉  市統計局總統計師

                  沈志宏  霞客灣科學城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范  斌 “北戰”指揮部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項  勇 “東西互搏”指揮部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王紅星  高新區綜合執法局副局長

                  俞  暉  臨港開發區社會事業管理局副局長

                  朱建江  澄江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

                  蔡曉華  南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薛卓強  云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顧雪強  夏港街道黨工委委員

                  江龍平  申港街道政法委員

                  繆敏華  利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孫惠峰  璜土鎮黨委副書記

                  趙  華  月城鎮黨委副書記

                  劉明鈞  青陽鎮副鎮長

                  李嘯天  徐霞客鎮黨委副書記

                  樊廣勤  華士鎮副鎮長

                  張建國  周莊鎮黨委副書記

                  李志鈺  新橋鎮副鎮長

                  馮  強  長涇鎮政法委員

                  李  峰  顧山鎮副鎮長

                  章瑞江  祝塘鎮副鎮長

                  唐海剛  江陰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陳俊宏  市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

                  李玉照  市氣象局副局長

                  王長寧  江陰海事局副局長

                  高  原  江陰海關副關長

                  黃  宏  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陳建東  中國電信江陰分公司副總經理

                  姚建衛  中國移動江陰分公司副總經理

                  夏  寧  中國聯通江陰分公司副總經理

                  黃  琳  江蘇有線江陰分公司副總經理

                  王  暉  江陰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盛建強  江陰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  春  江陰傳媒集團副總經理

                  曾  武  江南水務公司副總經理

                  翁亞鋒  江陰天力燃氣公司副總經理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以后如有工作變動,該小組成員由接替該職務同志自然遞補。


     

    政策關聯解讀: 關于《江陰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政策解讀

    • 收藏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