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號 | 01404053X/2022-02709 | 生成日期 | 2022-11-01 | 公開日期 | 2022-11-01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發布機構 | 江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
公開形式 |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有效期 | 長期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體裁 | 其他 |
主題(一級)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 主題(二級) | 城鄉建設(含住房) | 關鍵詞 | 規劃,城市,建設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內容概述 | 2022工作總結及下步工作計劃(城建科) ? 自2022年以來,圍繞局重點工作目標,科學統籌、周密部署、嚴格落實,強化組織管理與協調、強化工作流程梳理,城建科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向前推進,現將科室工作總結如下。 一、2022年重點工作進展、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包括獲得的國家級、省、市級榮譽等工作亮點 1.科學制定政府投資計劃。 |
2022工作總結及下步工作計劃(城建科)
自2022年以來,圍繞局重點工作目標,科學統籌、周密部署、嚴格落實,強化組織管理與協調、強化工作流程梳理,城建科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向前推進,現將科室工作總結如下。
一、2022年重點工作進展、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包括獲得的國家級、省、市級榮譽等工作亮點
1.科學制定政府投資計劃。為確保項目計劃的科學合理,積極與規劃、發改、財政、土地儲備中心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圍繞城市建設發展的現實需求,按照輕重緩急和中長短期有效結合的原則,把握工程項目建設時序。2022年實施的政府投資項目18個、其中續建項目14個,新開項目4個,總投資90.52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額約25.25億元,目前累計實際完成投資額約10.4億元。去年10月,報送了《2022年政府投資項目續建項目表》、《2022年政府投資項目儲備庫申請表》,為2022年有序開展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奠定基礎。
2.扎實抓好項目建設推進。嚴格項目推進,對各項目推進進度進行實時更新,按時編報《政府投資項目月報表》。嚴格竣工驗收,按照《江陰市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規范驗收流程,制定全過程工作機制,落實質量主體責任,嚴把初驗和竣工驗收關。截至目前,共組織完成建新路工程(梅園路—虹橋南路)道路、臨江路西延伸段路橋接線工程、萬達北地塊西側支路工程、鄭徑路(普惠路-文富路)工程、虹橋南路改建工程(花北路-新澄楊線)、臨江路西延伸段改建工程(二標段)工程等6個市政工程項目綜合驗收,配合參與黃山路(濱江路—人民路)景觀提升改造及道路品質提升工程、錫澄運河公園(二期)南段及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配套綠化工程(壽山立交—海港大道)等3個項目的綜合驗收。配合政府建設投資工程項目陽光監督信息公開網絡專欄建設,及時公開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信息。
3.堅持狠抓行業信用監管。修訂了江陰市建設工程監理企業信用綜合評價實施細則(澄住建〔2022〕16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江陰市建設工程監理企業信用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首次將監理企業納入信用綜合考評,落實以信用評價為抓手,逐步規范建筑業企業市場。補充修訂了《關于印發《江陰市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失信聯合懲戒、重點關注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澄住建〔2021〕50號)、《關于調整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澄住建〔2020〕47號)等住建領域有關信用系列文件。
在強化行業信用管理方面,具體做了以下工作,即“五個進一步”: 一是進一步完善信用綜合評價規則。針對市政公用工程特點和實際情況,出臺了《關于加強市政企業信用考核現場考評工作的通知》(澄住建〔2022〕32號),對全市在建市政公用項目試行“不定期檢查,統一時段錄入”。對全市建筑業企業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實行季度更新并及時公布信用考評結果,并對考核更新工作進行梳理總結,形成常態化工作流程。截至目前,已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建筑業企業(施工類)信用綜合評價得分、2022年二季度建筑業(施工類)企業信用更新評價結果暨首期建筑業(監理)企業信用綜合評價結果,2022年三季度建筑業企業(含監理企業)信用綜合評價得分,共計167家建筑業企業納入考評體系,同時將信用考評結果納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投標系統,作為工程評標依據。二是進一步嚴格建筑業企業信用準入。探索通過構建更加完備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幫助引進信用良好的外省市大型建筑業企業、上市企業到江陰落戶,帶動本地企業發展。上半年對市住建領域企業信用管理系統進行升級更新,率先進入無紙質化全流程審批并將企業信用報告分數納入江陰市建筑業企業信用綜合評價體系中,將企業信用報告定為外地建筑業企業初始信用分申請資料之一,依據企業信用報告等級綜合評定外地建筑業企業初始信用分。截至目前,共審核房建企業初始信用分申請35件次、市政企業初始信用分申請55件次、裝飾企業初始信用分申請13件次,實現江陰市建筑業企業信用報告應用率100%。三是進一步健全處罰企業信用修復渠道。為切實解決企業“信用痛點”,依托大數據精準篩選存在違法行為的企業,建立修復臺賬,動態收集受處罰企業名單,開展修復提醒及線下修復培訓。針對部分企業不清楚自身違法失信記錄,不了解如何開展修復等問題,制作《信用修復溫馨提示》,確保企業對信用狀況,以及修復流程有更清晰的認識。為更好做好服務,在給企業送達處罰通知書時,將《信用修復溫馨提示》一并送到企業手中,隨后全程跟蹤服務,由專人及時做好政策解答,依法妥善處理。已經受到行政處罰的市場主體,滿一定期限、符合條件的可進行線上信用修復,3至5個工作日即能完成。截至目前,共修復完成48條行政處罰信息。四是進一步融合數字信用監控平臺。全面深化數字協同創新,建立施工現場立體化信息網絡,通過信息歸集,建立企業信用動態數據庫,支撐信用大數據服務和監管。通過不斷增強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建立智慧應用體系,推動“數字信用”建設,著力實現住建行業信用數據接入江陰市社會監管及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大平臺融合、大數據共享,不斷增強智慧化行業治理能力。五是進一步深化信用管理工作內涵。配合市信用辦申報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堅持創新思維試點先行,定期匯總報送《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評審指標分工情況一覽表》;繼續與市信用辦、江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聯合開辦針對市建筑業企業的信用培訓班,宣講信用政策法規;接續開展建筑業企業信用管理貫標和市級省級示范企業申報工作;制定出臺《“誠信住建 共筑美好”主題宣傳活動方案》(澄住建〔2022〕66號),對標先進、多措并舉,進一步優化江陰營商環境,確保我市城鄉建設領域誠信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4.有序推進美麗宜居建設。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美麗江陰”的戰略部署,狠抓試點項目建設,組織人員定期對試點項目進行考核,及時規范網上填報工作,按時報送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2021年9月初,我市被評為“江蘇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第二批試點城市”,其中申報的15個項目中有6個被評選入圍,截至目前,試點工作及試點項目建設按計劃穩步推進,力爭在年底考核驗收實現“保二爭一”目標。
5.全力保障“南征北戰、東西互搏”。圍繞市委市政府“南征北戰、東西互搏”的重大戰略路徑,結合“十四五”規劃及江陰市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大會戰戰略,年初擬定上報了《江陰市“南征北戰、東西互搏”三年行動暨重大項目建設2022年目標責任書》、牽頭修訂《2022年“南征”戰略推進工作要點》《2022年“北戰”戰略推進工作要點》《2022年“東西互搏”戰略推進工作要點》等文件,定期匯總、更新項目建設情況,牽頭組織協調保障項目高效推進,定期編報《“南征”戰略征遷建設組重點項目完成進度月報表》、《“東西互搏”戰略城鄉建設高質量2022年任務完成進度表》、《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工作推進計劃表》、季度及半年總結等材料。
6.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與日常工作。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全員投入社區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及時處理各類訴求及完成信息報送,高度重視群眾訴求和人大、政協代表意見與提案,對于訴求和意見提案做好充分調研和溝通,截至目前,共完成“12345”回復訴求處理13件、人大提案3件、政協提案7件。完成住建參閱信息報送31條,微信推送9條,簡訊3條,主訊2條,完成互聯網信息2篇。
二、2022年主要工作目標預計完成情況
對照年初局制定的重點工作“四化”分解表、城建科2022年個性化工作目標及科室工作職能,梳理如下:
1.美麗宜居城市試點工作。目前6個省級試點項目和4個市級試點項目建設已有2個項目(江陰市宜居住區更新改造“1+7”模式探索、江陰市天鶴街區美麗宜居整體塑造)已完工,其他項目正有序推進中。
2.信用評價文件擬制及系統完善工作。2月,修訂了江陰市建設工程監理企業信用綜合評價實施細則(澄住建〔2022〕16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江陰市建設工程監理企業信用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首次將監理企業納入信用綜合考評,不斷優化《江陰市住建領域企業信用管理系統》,落實以信用評價為抓手,逐步規范建筑業企業市場。
3.“美麗江陰”項目推進情況。由我局實施的美麗江陰建設項目共11個,截至目前,已完工項目3個(應天河風光帶、要塞森林公園黃山林區森林防火通道修繕提升(濱江道東延、湖山道北延)、道路改造配套綠化工程(其中包括:S340道路改造配套綠化工程和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配套綠化工程)),正常推進項目7個(大橋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PPP項目)、新澄楊線一期(PPP項目)、皮弄路節點工程、跨錫澄運河橋梁(PPP項目)、錫澄運河公園三期南段、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農村住房建設),進度偏慢項目1個(江陰站綜合客運樞紐(北廣場)(PPP項目))。
4.“南征北戰、東西互搏”戰略推進情況。截至目前,我局牽頭的各項目建設正有條不紊有序推進中。
三、存在問題
2022年以來,城建科在完成部分工作,取得了部分成效的同時,也發現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一是工作統籌協調還需提升。作為局業務科室,承擔的工作任務較多,需協調對接的事項較多,部分工作推進不力的主要原因即為統籌協調不足造成。二是工作理解把握還需提升。對照科室職能定位,在工作重心、關鍵環節及安排部署上,還存在部分觀念誤差,全局性整體性綜合性思維還較為缺乏。三是項目信息梳理還需提升。有關政府投資項目、試點項目及其它項目的信息分類歸集工作還存在差距,導致部分項目信息在傳遞、報送上存在多頭管理、重復冗雜,甚至滯后出錯的情況出現。
四、2023年主要目標、工作抓手、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安排
(一)進一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1.確保政府投資項目有序推進。聚力城鄉建設和現代化濱江花園城市建設要求,按照“美麗江陰”建設的既定目標,穩步推進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加快城市主干道建設,打通斷頭路,拓展“結腸路”,不斷加密和改善城區路網。加快推進高鐵站交通路網體系建設,推動城市快速化路網改造,按照“兩環、九射、多聯”的快速路網規劃體系,加快推進大橋南路快速化改造、新澄楊線一期工程和錫澄運河七座橋梁等項目建設,實現高鐵樞紐站與快速路網的全面融合、快速集散。開展季度督查,嚴格檢查打分,大力促進重點項目推進。實時更新項目推進進度,按時編報《政府投資項目月報表》。制定我局2023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與建管中心、更新辦等部門編報項目,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實施項目建設。
2.確保城市試點項目有序推進。把握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錫澄一體化、長江生態安全示范區、鄉村振興等重大機遇,結合“城市更新”和“南征北戰”戰略部署,狠抓美麗宜居城市試點項目建設,持續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持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持續改善城鄉環境,不斷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推動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目標綜合、項目集成、資源整合,不斷提升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水平,探索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與城市更新深度融合長效機制。
3.確保重特大項目有序推進。貫徹落實“南征北戰、東西互搏”重大戰略部署,堅持高水平規劃,堅持高效率征拆,堅持高品質建設,按照輕重緩急有序推進項目建設,按照“一年規劃、兩年框架、三年起勢、五年基本成城”的既定目標,加快把霞客灣科學城打造成為引領江陰未來發展的優質增長極、活力創新源、美麗湖灣區、數字新高地。
(二)進一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深化落實國家、省、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需求導向,努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行業監管機制,全面提高行業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營造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
1.推進住建領域信用管理系統建設。整合并運用信用信息資源,開發完善“江陰市住建領域信用管理系統”,積極推進住建信用數字監控平臺建設。推進信用業務線上辦理,監管人員線上審批,實現信用信息監管全流程電子化。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推行事前信用承諾,強化事中事后信用信息監管,通過信息公示,引導社會參與監督,通過信用聯合獎懲,形成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體系。
2.完善住建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統籌協調各部門持續完善信用考核機制,定期開展企業信用綜合評價,將信用考評結果納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投標系統,作為工程評標依據,依據信用考評結果,對企業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督管理。將信用信息同步關聯市相關信用信息及信用產品應用,作為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依據。持續完善建筑勘察設計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消防、物業等建筑業企業的信用管理辦法,持續推進監理企業、房屋安全鑒定機構等建筑業企業納入信用管理。依據《江陰市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失信聯合懲戒、重點關注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庫及重點關注對象名庫,對失信對象實行失信聯合懲戒。
3.加強住建領域信用工作宣傳教育。積極對接市信用辦、江陰市信用管理公司,通過聯合舉辦信用培訓班等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幫助企業及時掌握行業信用動態,了解信用法規政策,引導失信主體主動糾正并修復失信行為。加大對守信典型的宣傳和對失信典型的曝光力度,及時發布信用工作動態,引導建筑業企業樹立“講誠實、重信用、守規則”的從業理念,提高行業誠信意識,加強行業信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