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駿,江陰市徐霞客鎮人。2018年9月從師范學校畢業后,他作為大學畢業生應征入伍,來到光榮的火箭軍種子部隊。兩年的時間里,他從地方青年淬火成合格戰士,兩年后退役歸鄉,從戰士轉變為教師,投身教育事業。
他說,軍旅生活是永遠銘刻在他心底的記憶:仍然記得鄉親們相送時的不舍、汽車行駛在山間幽暗小路的忐忑;初入軍營吃面時那一碗熱氣騰騰的感動,軍旅生活的艱苦與熱血;以及第一次見到導彈的激動與震撼......“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這十六字已經成為他的錚錚誓言。
退役后他投身教育事業,來到江陰臨港科創實驗學校任教,繼續發揚部隊不怕苦的精神,刻骨鉆研,榮獲江陰市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一年后根據組織安排,來到山西省方山縣第一中學支教。
陌生的環境、繁重的教學、全新的挑戰,一切仿佛又回到初入軍營的時候。
他發現,班里有些學生的父母去外地打工補貼家用,周一到周五孩子住校,放假了和爺爺奶奶住。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性都需要加以培養,看著提高不上去的成績,他也一度陷入自我懷疑,是否是自己的教學和管理水平出了問題。他一向雷厲風行,走路速度極快,可在那段茫然的日子里,他的步子明顯慢了下來,邊走還在思考有什么提高同學們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的辦法。
變化的是環境,不變的是鼓足干勁和奮勇創新。他記得部隊里的連長傳承種子部隊勇于創新的傳統,對照戰士的年底考核標準,創新了一套日常的量化考評制度。戰士圍聚在展板前,看著上個月自己哪里還不達標,所在的班這個月排名第幾,一個個摩拳擦掌,暗自鼓勁,勢必要在考核的時候多拉兩個,給班級爭光!
為什么不把種子部隊勇于創新的傳統繼承下來?有了靈感,他的步子又快了起來。從合理劃分小組,到制定班級評比細則,再到擬定小組晉升規則;從推選小組領軍人物,到選定值班長,再到制作展板……兩天里他帶領同學們完成了所有工作。在班級小組量化評比開始后,各任課老師走出教室時的笑容變多了,紛紛向他反饋道,班級里的學生上課回答問題多了、作業質量明顯好了不少。
正如樹干給養樹葉一樣,部隊生活在精神上給養著無數像他一樣的退役士兵。他充分利用時間,認真備課、打磨教學細節,在后來學校的教學比武中獲得一等獎。但是他說,最珍貴的一次“獲獎”,是一封家長的來信。他覺得作為戰士,獲得老百姓的信任是最大的褒獎;作為人民教師,獲得家長的認可,比任何獎項都要彌足珍貴。
回到江陰的日子里,他偶爾會經過駐澄部隊,凝望營區大門,仿佛回到了他的第二故鄉,看到了那呼嘯騰飛的導彈,內心就又充滿了前行的力量。
![]()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電子郵箱:mayor@email.wuxi.gov.cn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