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要聞
    以“新”提“質” 以“質”煥“新”
    發布日期:2024-10-22 09:06    文章來源:江陰日報

    青陽鎮桐北路33號,城鎮不起眼的一角,躍動著看不見的創新火花。江蘇安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組裝完成的一臺節能型電解槽已整裝待發,即將漂洋過海交付客戶。這臺設備核心技術由企業自主研發,整體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比客戶原有裝備可節能20%以上。持續不斷的創新,讓安凱特繼獲評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企業技術中心后,在不久前又順利獲批建設省工程研究中心。

    集齊三塊省級“金牌”,安凱特離“國家級”的目標又近了一步。要知道,這些可是申報國家級平臺的“硬杠杠”。成立22年來,專注于電化學設備領域的安凱特錨定綠色高效的發展目標,先后研發出大面積節能型氣液強化循環零極距電解槽、新型銅箔陽極、副產鹽資源化復合膜電解槽、高性能堿水制氫電解系統等技術。目前,企業擁有的80余項專利技術中有20項是發明專利,占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我們將在三年內完成省綠色氫能一體化技術裝備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開展電解堿性水制氫電極材料、電解槽、電解工藝等的研發,開發制氫—用氫一體化裝備,整個投資約3500萬元,預計年均可新增產值超5000萬元。”隨著一樓展廳的“源”創之門逐步開啟,安凱特獲得的各項榮譽一一呈現,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徐宇翔對企業未來的規劃也愈發清晰。

    從綠色制氫到以氫陽極反應替代傳統高耗能、高物耗的析氧電極反應,這是安凱特對未來能源格局的深刻洞察,也昭示著一場關于未來產業的科技革新,正在江陰9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速奔涌。此次我市獲批建設的4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分別為江蘇安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江蘇省綠色氫能一體化技術裝備工程研究中心、海瀾智云科技有限公司的江蘇省工業互聯網低碳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蘇普萊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江蘇省多肽創新藥物工程研究中心和雙良節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江蘇省中深層地熱能無動力取熱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數量創歷年之最,甚至接近此前獲批的歷史總和。不難看出,無論是獲批數量還是涉及行業,都為江陰指明了未來產業發展之勢——以“新”提“質”、以“質”煥“新”。

    對一座城市而言,新質生產力領域眾多,如何突破?解題基于自我審視,基于產業的資源優勢、發展趨勢、成長態勢。近年來,江陰經濟持續向好、量質齊升,在總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未來能源等未來產業的布局快人一步,從此次獲批建設的省工程研究中心就能窺得一二。因地制宜前瞻培育未來產業,江陰解題“發展新質生產力”,從“綠色化”“智能化”“低碳化”3個方向聚焦發力——

    “新”,一路奔涌、綿延。距離安凱特30公里開外,長江之畔的海瀾財富中心內,海瀾智云打造的智慧云平臺中控室快速運轉著,成千上萬條來自不同制造工廠的數據經過加密、打包后被源源不斷地上傳,實時監控、計算、存儲,展現數字驅動和智能運營賦能下傳統制造業企業“質”的變化。

    運行功率233.29kW、實時節能量108.61kWh、節能率31.77%……智慧云平臺上,江蘇中基新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節能數據一目了然。作為江蘇中基節能項目的負責人,江蘇智能低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李海利有時間就會去現場轉轉。在不間斷作業的空壓站內站上沒一會,李海利的衣服就已經半濕了。“換個角度看,這就是熱能!”他告訴記者,通過熱能回收技術和裝備,可以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利用起來,解決廠區200多名員工的生活用水加熱問題。同時,通過對空壓機的節能改造,耗能從原先的0.14千瓦時/立方米降到了0.1千瓦時/立方米。“可別小看這0.04,一年下來能為企業節電約200萬度。”正是這樣聚沙成塔、可觀可感的“火熱”成效,讓江蘇中基與海瀾智云連續合作了5個節能項目,涉及循環水節能、余熱回收、變壓器改造、光伏等領域。

    “目前,智慧云平臺服務企業客戶超2萬家,注冊用戶120萬戶,連接各類工業設備超過10萬臺,平均能幫助企業節能15%到45%。”海瀾智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史洲銘透露,這朵“新質云”已覆蓋化工、化纖、冶金、電子、紡織等八大行業。不僅如此,海瀾智云還致力打造政府雙碳數據管理的有效抓手,基于對能耗和排放兩項重要數據的實時監控,進行核算、分析、預警,幫助政府精準決策。

    暨陽大地上,創新的火花正在持續迸發。目前,我市有省創新型領軍企業7家,居全省同類城市之首;累計獲評無錫“三類”企業(雛鷹、瞪羚、準獨角獸)166家;“十四五”以來,累計承擔省級科技計劃項目98個。匯聚的火花,將點燃“未來”。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基于扎實細致的調研考察,《江陰市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的實施意見》正在抓緊編制中,該意見將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從先進技術賦能、平臺載體筑基、新興主體薈聚、高端人才領雁等多方面著手,以“新”提“質”、以“質”煥“新”,匯聚起助力未來產業發展的澎湃動能。

    • 收藏
    • 打印
    • 關閉